![]() |
“水温控制在28摄氏度到30摄氏度最佳,投喂量要根据虾苗生长阶段动态进行调整。”近日,在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智能化水产养殖工厂,科技特派员王永利对罗氏沼虾养殖情况进行“把脉问诊”。这是我市以“科技特派员+项目”双轮驱动,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当前,我市活跃着126名科技特派员,形成“专家+企业家+田秀才”的复合型人才矩阵。他们带着技术、项目和市场下沉乡村,近3年累计实施科技项目89个,带动形成特色产业村4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两化一振兴”战略部署,多措并举推动科技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组团式服务成为科技特派员扎根乡村的重要方式。我市聚焦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组团式服务活动30余场次,覆盖制种、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及樱桃种植等多个领域。在瓜菜制种产业领域,通过科技成果“进园入县”服务企业行专场活动,邀请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3名专家组团赴平罗县陶乐金丰种业有限公司、宁夏绿春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杂交制种技术指导;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则深入宁夏润丰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指导规范制种过程管理,为产业发展筑牢科技支撑。
科技项目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输血赋能”。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各类主体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已争取77个项目获得立项,获批资金1314.4万元。其中,61个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获得569万元资金支持,涵盖奶牛和肉牛养殖、蔬菜制种、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这些项目推动创业主体引进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让科技红利精准滴灌乡村产业。
从杂交制种的田间地头到工厂化养殖的车间大棚,从食用菌种植基地到樱桃产业园,科技特派员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精湛的技术和贴心服务,搭建起科技赋能乡村产业“连心桥”。